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薄蟹切頁碼第251頁,第17字續丁孫
𦋼
異體罷
遣有辠也。从网、能。言有賢能而入网,而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
附注徐灝注箋:「許意『入网』猶犯罪也。有賢能而犯罪,則貰其罪而罷遣之。」
小徐本
卷别卷十四反切步買反頁碼第645頁,第1行,第1字述
遣有罪也。從网、能。言有賢能而入网,即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是也。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薄蟹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423頁,第7字許惟賢第623頁,第13字
遣有辠也。
段注引伸之爲止也。休也。《周易》。或𡔷或罷。《論語》。欲罷不能。《周禮》有罷民。鄭曰:民不愍作勞。有似於罷。《齊語》有罷士,罷女。韋曰罷,病也。無作曰病。按罷民,罷士謂偷惰之人。罷之音亦讀如疲。而與疲義殊。《少儀》。師役曰罷。鄭曰:罷之言疲勞也。凡曰之言者,皆轉其義之詞。
从网能。
段注會意。薄蟹切。古音在十七部。讀如婆。《論語》音杷。
网,辠网也。
段注依《韵會》補四字。
言有賢能而入网。卽貰遣之。《周禮》曰:
段注《大司寇》職文。
議能之辟是也。
段注說會意之恉。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遣有辠也。由休致之義引申為休為止。
白话解释
罢,放逐有罪的人。字形采用“网、能”会义,是说当有贤能的人犯罪落网时,免其死革其职而放逐他。《周礼》有记载说:“商议 对贤能者犯罪所用的刑法。”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网、能。《說文》:「罷,遣有辠也。从网、能。网,辠网也,言有賢能而入网,即貰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是也。」段注:「引伸之為止也,休也。按,罷民、罷士謂偷惰之人。罷之音亦讀為疲,而與疲義殊。」隸、楷字形訛從罒。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网部

睡.法133(隸)秦

老子乙前123下(隸)西漢

孫臏160(隸)西漢

魏受禪表(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遣有辠也。从网、能。言有賢能而入网,而貫遣之。《周禮》曰:“議能之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