繙的说文解字解释
繙
fān糸部 部 18画 U+7E59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附袁切頁碼第1028頁,第4行,第2字述
冕也。從糸番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附袁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84頁,第1字許惟賢第1124頁,第8字
繙冤也。
段注三字句。各本無繙字。冤作冕。今補正。《玉篇》繙下曰冤也。《集韵》引《說文》同。葢謂繙字爲複字而刪之。不知繙冤爲曡韵。古語。《集韵》、《類篇》皆曰繙𥿎,亂也。是冤俗作𥿎也。《巾部》有幡㠾二篆。亦是曡韵。小兒拭觚布也。此謂亂也。仍當補亂字。下文二篆皆訓亂。
从糸。番聲。
段注附袁切。十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煩雜當作繙。煩,頭痛也。緐,馬髦飾。
「繙冤」即繁多意。《淮南子》:「孔子繙十二經以見老聃」[一]。亦謂繙冤而厭也。
繙冤也。煩雜=繙雜。煩,頭痛也;緐,馬冠也(即緐纓之繁);二字義皆别。故繙殆為繙冤之正字(尨雜也)。繙惱。
煩雜(亂)當作繙。緐,馬髦飾;煩,頭痛也。[一]按《淮南子》無此記載,當為《莊子》之誤,《莊子•天道》:「孔子……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包牘1(楚)

說文‧糸部

楷書
附检字
冕也。从糸番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