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的说文解字解释
績
jì糸部 部 17画 U+7E3E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則歴切頁碼第1039頁,第1行,第2字述
緝也。從糸責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則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637頁,第2字許惟賢第1147頁,第6字
緝也。
段注《豳風》。八月載績。傳曰:載績,絲事畢而麻事起矣。績之言積也。積短爲長。積少爲多。故《釋詁》曰:績,繼也。事也。業也。功也。成也。《左傳》曰:遠績禹功。《大雅》曰:維禹之績。傳曰:績,功也。
从糸。責聲。
段注則歷切。十六部。
白话解释
绩,把麻理续成丝线。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责”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上像「朿」,下像「貝」。戰國文字左像從「系」,右像從「責」。篆文從糸、責聲。從「糸」,表示與絲或麻、棉、纖維有關;「責」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而形變作「績」。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秦公簋(金)春秋中期

信2.023(楚)

說文‧糸部

孫子49(隸)西漢

衡方碑(隸)東漢

韓仁銘(隸)東漢

望堂.司徒殘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緝也。从糸責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