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迹的说文解字解释

迹的说文解字解释

辵部 部 9画 U+8FF9

辵部

9画

U+8FF9

資昔切

蹟,𨒪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資昔切頁碼52頁,第1

迹步處也。从辵𡗕聲。

蹟或从足、𧵩

𨒪

𨒪籒文迹从朿。

附注按:金文從朿,與籀文同。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子壁反頁碼151頁,第2行,第1

𨒪步處也。從辵亦聲。

反切………頁碼151頁,第2行,第2

籒文迹從朿。

反切………頁碼151頁,第2行,第3

或從足、責。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資昔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77頁,第2許惟賢124頁,第1

𨒪步處也。

段注《莊子》云: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也。

从辵。亦聲。

段注迹本作𨒪。朿聲。故音在十六部。小篆改爲亦聲。則當入五部。而非本部之形聲矣。李陽冰云:李丞相持朿作亦。謂此字也。資昔切。古音在十六部。

或从足責。

段注責亦朿聲也。《小雅》。念彼不蹟。《毛傳》。不蹟,不循道也。

籒文迹。从朿。

段注《釋獸》。鹿其跡速。《釋文》。本又作𨒪。素卜反。引《字林》鹿跡也。按速正𨒪字之誤。周時古本云其𨒪𨒪𨒪之名不嫌專繫鹿也。《廣雅》。躔䟱解亢跡也。卽《爾雅》麋跡躔,鹿跡𨒪,麕跡解,兔跡迒也。曹憲䟱音匹迹反。《集韵》云:迹或作䟱。然則《字林》從鹿速聲,素卜反之字。紕繆實甚。或以竄入《爾雅》。又或以羼入《鹿部》麌麛二字之閒。其誤可不辯自明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迹(十六部),蹟(十七部),錫(十六部),昔(十五部)。「其𨒪𨒪」,段解錯。王《經義述聞》駁之。

白话解释

迹,步子踩过留下印痕的地方。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亦”作声旁。,这是“迹”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足、責”会义。 ,这是籀文写法的“迹”字,字形采用“朿”作声旁。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步處也。从辵亦聲。(蹟)或从足、責。(𨒪)籀文迹从朿。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