絥的说文解字解释
絥
fú糸部 部 12画 U+7D65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平祕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629頁,第3字許惟賢第1144頁,第2字
車絥也。
段注《郊祀志》。雍五畤路車各一乘。駕被具。西畤,畦畤禺車各一乘。禺馬四匹。駕被具。師古曰:駕車備馬之飾皆具。按駕車之飾此所謂絥也。被馬之飾,《革部》所謂鞁也。
从糸。伏聲。
段注平祕切。古音在一部。
絥或从艸。
絥或从革。𤰈聲。
段注𤰈聲,伏聲同在弟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絥與憑義同,車絥者,車憑也,猶今轎中之靠手也。
恐非駕車之被,乃軾上之飾。《漢書•汲黯傳》「茵伏」即「茵馮」,此絥音與馮近,讀如備。
絥與憑義同,車絥者,車憑也,猶今轎子中之靠手也。
絥與憑同(義),車絥者,車憑也,猶今轎中之靠手也。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1

藤花榭本重文2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天策(楚)

說文‧糸部

說文或體

說文或體

楷書
附检字
車絥也。从糸伏聲。(茯)絥或从艸。(𩍁)絥或从革𤰈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