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箭的说文解字解释

箭的说文解字解释

竹部 部 15画 U+7BAD

jiàn

竹部

15画

U+7BAD

子賤切

𥳭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子賤切頁碼141頁,第2

𥳭

異體

𥳭矢也。从竹𣦃聲。

附注段玉裁依《藝文類聚》引《說文》改作「矢竹也」。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子眷反頁碼361頁,第7行,第1

𥳭矢也。從竹前聲。

鍇注臣鍇曰:「《爾雅》有會稽之竹箭,即今箭幹也。」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子賤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53頁,第2許惟賢336頁,第2

𥳭矢竹也。

段注各本無竹。依《藝文類聚》補。矢竹者可以爲矢之竹也。《周禮》及《釋地》注皆曰:箭,篠也。《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江淮之閒謂之鍭。關西曰箭。郭云:箭者,竹名。因以爲號。按今天下語言皆謂矢爲箭。

从竹。前聲。

段注子賤切。古音在十一部。《周禮》故書箭爲晉。杜云:晉當爲箭。按《吳越春秋》。晉竹十廋。晉竹卽箭竹。假借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本竹也。因可作箭,故引申為弓箭。

本為竹名,因可製矢,故引申為弓箭。

白话解释

箭,箭矢。字形采用“竹”作边旁,“前”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上「竹」下「歬(ㄑㄧㄢˊ qián)」。篆文從竹、前聲。從「竹」,指材質;「前」表示音讀。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矢也。从竹前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