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符的说文解字解释

符的说文解字解释

竹部 部 11画 U+7B26

竹部

11画

U+7B26

防無切

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防無切頁碼142頁,第29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凡無反頁碼364頁,第6行,第1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從竹付聲。

鍇注臣鍇按:《史記》「漢文帝三年,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注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㫄鐫篆書:第一至第五。以代古之珪璋,從簡易也。」

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防無切古音第四部頁碼762頁,第1許惟賢340頁,第1

符信也。漢制㠯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段注《周禮》。門關用符節。注曰:符節者,如今宫中諸官詔符也。《小宰》傅別,故書作傅辨。鄭大夫讀爲符別。漢《孝文紀》。始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竹使符。應劭云:銅虎符一至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至都合符。符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張晏曰:符以代古之圭璋。從𥳑易也。按許云六寸。《漢書》注作五寸。未知孰是。

从竹。付聲。

段注防無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票字乃符之轉,猶孚𠬪乃轉餓𠬪也。

白话解释

符,朝庭授权的信物。朝中信物,汉代的制式是以竹为材,长六寸,切分后可以准确相合。字形采用“竹”作边旁,“付”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戰國文字、篆文都從竹、付聲。從「竹」,指材質;「付」表示音讀,亦兼有交給的意思。古代帝王封賞、任命、遣使、調兵,都有符作為憑信。符以竹節剖半做成,有關雙方各持其一,使用時,必須將符交給對方,兩半合符才為可信。隸書變為從草頭。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从竹付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