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的说文解字解释
睹
dǔ目部 部 13画 U+7779
大徐本
小徐本
白话解释
睹,看见。字形采用“目”作边旁,“者”作声旁。古文的“睹”写作“覩”,字形采用“见”作边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見、者聲。「見」為張大眼睛近看,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眼睛視物有關;「者」為分別事物的詞語,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皆從目、者聲。「目」為人眼,義與見通,則從見、從目並無不同。《說文》另收有從見、者聲的古文,與戰國文字構形同意,只是形、聲位置互易而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包2.19(楚)

說文古文

說文‧目部

熹.易.乾文言(隸)東漢

魏封孔羨碑(隸)曹魏

魏受禪表(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見也。从目者聲。(覩)古文从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