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畏的说文解字解释

畏的说文解字解释

wèi

甶部 部 9画 U+754F

wèi

甶部

9画

U+754F

於貴切

𤱖,𠂽,𤰵,𤱫,𤰣,𤰰,𤰲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胃切頁碼304頁,第8

𤱖

異體𠂽、畏、𤰵𤱫

𤱖惡也。从甶,虎省。鬼頭而虎爪,可畏也。

異體𤰣𤰰𤰲

畏古文省。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按:「契文象鬼執仗之形,可畏之象也。」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七反切迂胃反頁碼756頁,第4行,第1

畏惡也。從甶、虎省。

鍇注臣鍇曰:「會意。」

反切………頁碼756頁,第4行,第2

古文省。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43頁,第2許惟賢762頁,第5

畏惡也。从甶,虎省。

段注虎上體省而儿不省。儿者,似人足而有爪也。於貴切。十五部。

鬼頭而虎爪。可畏也。

段注說會意。

古文省。

段注下象爪形。

白话解释

畏,厌恶。字形采用“甶”和省略式的“虎”会义。“畏”字像怪物长着鬼头,张着虎爪,形象可怖。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鬼持棍,鬼字兼表聲。鬼的形象醜惡,又持棍作撲打之狀,使人產生恐懼、害怕。金文承甲骨文字形而來。戰國文字字形改為從鬼、從止。篆文訛變為上從「(鬼頭之形)」,下形誤為「從虎省」,以強調「鬼頭虎爪」,令人恐懼。《說文》古文訛變為上從鬼頭之形,下從「(為鬼身及止字之變形)」。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符不成文的形聲字。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惡也。从甶,虎省。鬼頭而虎爪,可畏也。(𤰲)古文省。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