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的说文解字解释
溽
rù水部 部 13画 U+6EBD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而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205頁,第2字許惟賢第959頁,第8字
溽暑,溼暑也。
段注溽暑二字依李善注悼亡詩補。《月令》。季夏,土潤溽暑。鄭曰:潤溽,謂塗溼也。潤溽雙聲字。記言土塗溼而暑上烝也。塗讀如雨雪載塗之塗。許以溼暑釋記溽暑。後人妄刪。非是。《大雅・雲漢》傳曰:蕰蕰而暑。隆隆而雷。蟲蟲而𤍽。此暑𤍽之別。暑言下溼。𤍽言上燥也。謂之溽者,濃也。厚也。《儒行》注曰:恣滋味爲溽。《月令》溽本或作辱。
从水。辱聲。
段注而蜀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濃之入聲為溽,故可訓濃。《左傳》、《史記》「蓐食」或作溽食,皆有厚義。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楷書
附检字
溼暑也。从水辱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