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濡的说文解字解释

濡的说文解字解释

水部 部 17画 U+6FE1

水部

17画

U+6FE1

人朱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人朱切頁碼364頁,第11

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淶。从水需聲。

附注王筠句讀:「戴東原曰:《易水篇》注云:『許慎曰:濡水入淶。』淶即巨馬之異名,與巨馬河注『巨馬河即淶水也』正合。今《水經注》『淶』譌『深』,《說文》『淶』譌『漆』、『涑』二字,皆字之誤耳。」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輭區反頁碼884頁,第2行,第1

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從水需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易水出故安縣,至范陽入濡。」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人朱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162頁,第1許惟賢941頁,第2

濡濡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淶。

段注淶各本作漆涑二字。今正。戴先生曰:易水篇注云:許愼曰:濡水入淶。淶卽巨馬之異名。與巨馬河注巨馬河卽淶水也正合。今《水經注》淶譌深。《說文》淶譌漆涑二字。皆字之誤耳。涿郡故安,二志同。今直隷易州州東南有故安故城是。戰國時燕與趙易土。燕以武陽與趙。卽此也。《前志》故安下曰:閻鄉,易水所出。東至范陽入濡。并州寖。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今本《漢志》脫濡字。師古謬爲之注。非也。《水經注》易水篇曰:易水,逕范陽縣故城南。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又東南流逕樊於,期館西,荆軻館北。又東逕武陽城西北。又東逕紫池堡。又東得白楊水口。又東合檀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志》曰:易水至范陽入濡。又曰:濡水合渠。許愼曰:濡水合淶。淶渠二號,卽巨馬之異名。按酈引濡水入渠,卽濡水亦至范陽入淶之句也。今本作淶。酈本作渠。今勝酈本。酈有濡字,則又酈本勝今。凡書之當參伍以求其是者如此。濡水今在易州北。卽北易水也。東南入保定府定興縣界爲沙河。一曰東南流入容城縣境。

从水。需聲。

段注人朱切。五部。按《左傳》昭七年。盟於濡上。《釋文》云:《說文》女于反。是音隱舊說。此水𣃔不作乃官反也。師古注《漢書》於故安下云濡乃官反。殊誤。漁陽郡白檀下。濡水出北蠻夷中。遼西郡肥如下。玄水東入濡水。濡水南入海陽。此則酈注濡水篇所謂濡難聲相近,今謂之濼河者音乃官反是矣。其字葢本作渜。譌而爲濡。今字以濡爲霑濡。《經典》皆然。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師古注「乃官切」不誤,段氏誤。灤河,今熱河。

此灤河之正字。沾濡是别義。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水。出涿郡故安,東入漆涑。从水需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