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的说文解字解释
淹
yān水部 部 11画 U+6DF9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殷潛反頁碼第876頁,第4行,第2字述
水,出越嶲徼外,東入若水。從水奄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英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080頁,第1字許惟賢第910頁,第1字
淹水。出越雟徼外。東入若水。
段注越雟郡屬益州,二志同。雟音先蘂反。今四川語言讀如西上聲。《佩觿》謂字作嶲與雟不同者,謬說也。同字異音耳。不言何縣徼外者,未審也。《水經》曰:淹水,出越雟遂久縣徼外。東南至靑蛉縣。又東過姑復縣南。東入於若水。然則淹水亦合金沙江以入江者也。越雟郡今四川寧遠府是其地。
从水。奄聲。
段注英廉切。八部。《廣韵》淹下曰:漬也。滯也。久畱也。敗也。
白话解释
淹,河川。源出越隽徼外,向东流入若水河。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奄”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奄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淹。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淹」。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夏承碑(隸)東漢

淹滯等字殘石(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水。出越巂徼外,東入若水。从水奄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