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普的说文解字解释

普的说文解字解释

日部 部 12画 U+666E

日部

12画

U+666E

滂古切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滂古切頁碼218頁,第2

異體

暜日無色也。从日从竝。

鉉注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从並。」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普。……此隸省變。」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拍戶反頁碼557頁,第1行,第1

暜日無色。從日竝聲。

鍇注臣鍇曰:「日無光,則近逺皆同,故從竝。有『聲』字,傳寫誤,多之也。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滂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230頁,第3許惟賢541頁,第1

暜日無色也。

段注此義古籍少用。《衣部》袢下曰:無色也。讀若暜。㒳無色同讀。是則暜之本義實訓日無色。今字借爲溥大字耳。今詩溥天之下。《孟子》及漢人引詩皆作普天。趙岐曰:普,徧也。

从日。竝聲。

段注小徐本如此。《韵會》同。竝古音同傍。暜从竝聲。又轉人虞模部。袢讀若暜。知暜古音亦讀若伴。以雙聲爲用也。滂古切。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普遍从普,音近滂,魚陽對轉,當作溥。「日月薄(日無色。薄=普。古無輕唇音)食」正當作普,乃普之假借也。

日無色也。普遍=溥,曰月薄食=普。

日無色也。普博字當作溥,「日月薄(日無色)食」,薄乃普之假。

白话解释

普,白天日光灰淡,不显光影色彩。字形采用“日、並”会义。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日、竝(並)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普,日無色也。从日、竝聲。」段注:「普之本義實訓日無色,今字借為溥大字。」隸書承篆文字形,而楷書據隸書稍作調整而來。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日無色也。从日从並。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从並。”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