暵的说文解字解释
暵
hàn日部 部 15画 U+66B5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呼旰切頁碼第217頁,第24字續丁孫
暵
異體暵
乾也。耕㬥田曰。从日𡏳聲。《易》曰:「燥萬物者莫暵于離。」
鉉注臣鉉等曰:當从漢省乃得聲。
附注徐灝注箋:「隸書『謹』、『勤』等字作『堇』,『暵』、『難』等字作『』,在古篆本是一字,因聲轉而變其體。」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呼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227頁,第3字許惟賢第539頁,第4字
乾也。
段注乾上當有日字。乾者,上出也。凡物乾者必上。溼者必下。《王風》傳曰:暵,菸皃。《周禮》旱暵之事。鄭云:暵,熱氣也。皆引伸之義也。
耕㬥田曰暵。
段注㬥田曰暵。因之耕㬥田曰暵。《齊民要術・論耕》曰:寧燥不溼。燥雖耕塊。一經得雨。地則粉解。溼耕堅垎。數年不佳。垎胡格反。
从日。𡏳聲。
段注同一堇聲。而謹殣入十三部。漢暵難則入十四部。且隷易其字从。葢部分甚相近故也。呼旰切。
易曰:燥萬物者莫暵乎火。
段注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訂。《說卦傳》文。今易作熯。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日部

楷書
附检字
乾也。耕㬥田曰暵。从日堇聲。《易》曰:“燥萬物者莫暵于離。”臣鉉等曰:當从漢省乃得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