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的说文解字解释
昧
mèi日部 部 9画 U+6627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三反切莫隊反頁碼第550頁,第3行,第1字述
昧爽,旦明也。從日未聲。一曰闇也。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莫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207頁,第4字許惟賢第531頁,第2字
昧爽,
段注逗。昧字舊奪。今補。
且朙也。
段注各本且作旦。今正。且明者,將明未全明也。《牧誓》。時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言昧爽起行。朝旦至牧野。《左傳》。《晏子》述讒鼎之銘曰:昧旦丕顯。僞《尙書》演其辭曰:昧爽丕顯。坐以待旦。《郊祀志》。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昒爽。《封禪書》昒作昧。旣言旦又言昧爽者。以辛巳朔旦冬至合前文黃帝己酉朔旦冬至爲言。明冬至均在朔之旦也。繼云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明未旦時卽郊拜《泰一》也。《內則》。成人皆雞初鳴適父母舅姑之所。未冠筓者。昧爽而朝。後成人也。昧與曶古多通用。而許分別之。直以昧連爽爲䛐。昧者,未明也。爽者,明也。合爲將旦之偁。
从日。未聲。
段注莫佩切。十五部。
一曰闇也。
段注闇者,閉門也。閉門則光不明。明闇字用此不用暗。暗者,日無光也。義異。《司馬相如傳》。阻深闇昧。得燿乎光明。
白话解释
昧,即“爽”,表示日出后天地敞亮。字形采用“日”作边旁,“未”是声旁。有一种说法认为,“昧”是“闇”,关门不见天日。
字形解说
周金文昧字已見「昧爽」例,指天將明而未全明的時刻。上博簡容成氏一段的「童昧」,乃指多重滋味的「重味」意,字形同而意不同,應與昧字無涉。篆文從日、未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昧,昧爽,旦明也。從日、未聲。一曰,闇也。」段注:「明闇字用此,不用暗。」大徐本《說文》作:「爽,旦明也。」隸、楷字形均承篆文來。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免簋(金)西周中期

上(2).容.21(楚)

說文‧日部

泰山刻石(篆)秦

縱橫家書192(隸)西漢

晉孫夫人碑(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爽,旦明也。从日未聲。一曰闇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