昜的说文解字解释
昜
yáng勿部 部 9画 U+661C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與章切頁碼第314頁,第9字續丁孫
昜
開也。从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
附注段玉裁注:「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昜廢矣。」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日在丂上(丂為柯之初文),會旭日初昇之形。西周金文或加二至三斜筆為飾。」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與章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813頁,第2字許惟賢第792頁,第6字
開也。
段注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昜廢矣。闢戸謂之乾。故曰開也。
从日一勿。
段注从勿者,取開展意。與章切。十部。
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陰陽之正字。飛揚亦當作昜。
彊者衆貌,《莊子》云「天地之彊昜氣也」。
此陰陽之正字。勿,旗也,古旗比雲,即雲開見日,故訓開。飛揚亦=昜,以从勿(?)也。
陰陽之正字。勿,旗也。古旗比雲,即雲開見日,故訓開。飛揚亦當作昜,以从勿也。
白话解释
昜,表示敞亮。字形采用“日”、“一”、“勿”会义。有一种说法是,“昜”表示飞扬。有一种说法是,“昜”表示漫长。还有一种种说法是,“昜”像四疆大地照耀在太阳下的样子。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甲456(甲)

甲3343(甲)

小臣宅簋(金)西周早期

小臣鼎(金)西周早期

壺叔樊鼎(金)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嘉子伯昜臚簠(金)春秋晚期

鄂君啟舟節(金)戰國中期

包2.2(楚)

說文‧勿部

漢印徵西漢

楷書
附检字
開也。从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