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怏的说文解字解释

怏的说文解字解释

心部 部 8画 U+600F

yàng

心部

8画

U+600F

於亮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亮切頁碼355頁,第26

怏不服,懟也。从心央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反切隠唱反頁碼863頁,第3行,第2

怏不服懟也。從心央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045頁,第5許惟賢894頁,第7

怏不服懟也。

段注按當作不服也。懟也。奪一也字。遂不可解矣。《集韵》作不服對也。尢非。怏葢倔强之意。《方言》曰:鞅,侼,懟也。《集韵》於陽韵曰:怏然自大之意。攷王逸少《蘭亭序》曰:怏然自足。自來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學者尟知之。或叚鞅爲之。《方言》是也。《周亞夫傳》曰:此鞅鞅非少主臣。

从心。央聲。

段注於亮切。十部。

白话解释

怏,因内心不服而怨恨。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央”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篆文的字形皆係從心、央聲。惟金文下形上聲,篆文左形右聲,行款雖不同,並不影響字義,乃古文字之通例。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央聲,表示音讀。楷定作怏。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不服,懟也。从心央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