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的说文解字解释
洋
yáng水部 部 9画 U+6D0B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似羊反頁碼第881頁,第6行,第1字述
水,出齊臨朐石膏山,東北入鉅定。從水羊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洋水出臨朐石膏山,東北至廣饒入鉅定。」鉅定,水名,在齊郡鉅定縣廣饒,亦齊郡屬縣。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似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2152頁,第1字許惟賢第937頁,第3字
𣴱水。出齊臨胊高山。東北入鉅定。
段注齊郡臨胊,《後志》作齊國臨胊。今山東靑州府臨胊縣其地也。《前志》臨胊下曰:石膏山,洋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水經注》巨洋水篇曰:巨洋水,又逕臨胊縣故城東。又東北逕委粟山。又東北,洋水注之。水西出石膏山西北石澗口。東南逕逢山祠西。又東南歴逢山下。卽石膏山也。巨洋水,又東北逕劇縣故城西。又東北逕益縣故城東。又東北積而爲潭。枝津出焉。謂之百尺溝。西北流注於巨淀。又東北逕壽光縣故城西。又東北注於海。按班,許曰洋水。卽《水經》及注之巨洋水也。班,許以出臨胊石膏山者爲正源耳。許云高山,卽石膏山也。《前志》齊郡有廣饒,鉅定二縣。馬車瀆水首受鉅定。然則鉅《定本》水名。因以爲縣名。定淀古今字。《魏都賦》張注曰淀者,如淵而淺是也。廣饒,鉅定故城皆在今山東靑州府樂安縣境。今樂安縣東北四十里淸水泊,卽古鉅定湖。巨洋水今曰瀰河。源出今臨朐縣南沂山西麓。北流逕臨朐縣東。又北歴益都縣。又東北流逕壽光東。又東北會黑塚泊。入於海。今南陽水亦名長沙水。源出益都縣西南石膏山。東北至城西。折而東。繞城北。又東流入瀰河。
从水。芉聲。
段注似羊切。十部。按毛《詩・衞風》傳曰:洋洋,盛大也。《魯頌傳》曰:洋洋,眾多也。讀與章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水名。「洋洋」訓大者,當羕之假字。羕,長也。[一]
訓聚多、訓盛,乃潒之借。洋洋、潒潒同音。浩潒有盛大誼。
訓大、訓多者,皆=羕。
洋洋,訓大也、衆也,係羕字之假。[一]此條後朱自注「少上十餘分鐘」。
白话解释
洋,河流。源出齐临朐高山,东北注入鉅定。字形采用“水”作边旁,“羊”是声旁。
字形解说
甲文、篆文、隸書、楷書的形構皆作從水、羊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羊聲,表示音讀。甲文或從二羊,字形雖複重並不影響字義,乃古文字之通例。隸變作,楷定作洋。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水部

孫臏127(隸)西漢

孔宙碑陰(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从水羊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