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的说文解字解释
旦
dàn旦部 部 5画 U+65E6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得案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231頁,第1字許惟賢第541頁,第2字
朙也。
段注明當作朝。下文云:朝者,旦也。二字互訓。《大雅・板・毛傳》曰:旦,明也。此旦引伸之義。非其本義。《衞風》。信誓旦旦。傳曰:信誓旦旦然。謂明明然也。
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段注易曰:明出地上㬜。得案切。十四部。
凡旦之屬皆从旦。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形。
白话解释
旦,天亮。字形采用“日”作边旁,像“日”出现在“一”之上。一,表示地平线。所有与“旦”相关的字,都采用“旦”作边旁。
字形解说
旦,從日,下像太陽的日影。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或以為從丁聲。西周中期金文旦字化點為橫畫。篆文理解為日出於地平線上,稍誤。《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粹700(甲)

後2.39.14(甲)

鄴初下.33.3(甲)

走馬休盤(金)西周中期

頌鼎(金)西周晚期

揚簋(金)西周晚期

包2.78(楚)

包2.135(楚)

說文‧旦部

睡虎地簡12.49(隸)秦

西陲簡56.14(隸)東漢

校官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凡旦之屬皆从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