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上反切莫袍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244頁,第2字許惟賢第546頁,第4字
幢也。
段注劉熙曰:幢,童也。其皃童童也。《廣雅》曰:幢謂之𦒛。《爾雅》曰:翢,𦇨也。《毛傳》曰:翿者,𦇨也。翳也。《羽部》曰:翳者,翳也。所以舞也。《人部》曰:儔者,翳也。按或用羽。或用犛牛尾。或兼用二者。翢儔翿實一字。𦇨俗作纛。亦卽𦒇字。《爾雅》、《毛傳》皆以今字釋古字耳。幢亦卽𦒇字。古𢏚聲,周聲與童聲轉移。如詩以調韵同,漢縣鮦陽讀如紂之比。其始衹有𦒇字。繼乃有𦇨。繼乃有幢。皆後出。故許書不列𦇨幢二篆。此釋旄必云幢,不云𦒇者。𦒇嫌舞者所持。旄是旌旗之名。漢之羽葆幢。以犛牛尾爲之。如斗。在乘輿左騑。馬頭上。用此知古以犛牛尾注竿首。如斗童童然。故詩言干旄,言建旄,言設旄。有旄則亦有羽。羽或全或析。言旄不言羽者舉一以晐二。其字从㫃从毛。亦舉一以晐二也。以犛牛尾注旗竿。故謂此旗爲旄。因而謂犛牛尾曰旄。謂犛牛曰旄牛。名之相因者也。《禹貢》㒳言羽旄。《周禮》旄人,旄舞。皆謂犛牛尾曰旄也。
从㫃。毛聲。
段注舉形聲包會意。莫袍切。二部。
白话解释
旄,幡一类的旗帜。字形采用“、毛”会义,“毛”也是声旁。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臣女大方鼎(金)西周早期

師遽簋蓋(金)西周中期

包牘1(楚)

說文‧㫃部

睡虎地簡53.26(隸)秦

孫臏199(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幢也。从㫃从毛,毛亦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