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的说文解字解释
改
gǎi攴部 部 7画 U+6539
大徐本
卷别卷三下反切古亥切頁碼第97頁,第25字續丁孫
改
更也。从攴、己。
鉉注李陽冰曰:「己有過,攴之卽改。」
附注徐鍇繫傳:「从攴,己聲。」徐灝注箋:「改、變、更,竝从攴。有所治以改其舊式也。李陽冰云:『己有過,攴之則改。』」
小徐本
白话解释
改,变更。字形采用“攴、己”会义。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攴、巳聲。從攴,本義為小擊,引申為教導訓誡;巳聲,聲兼義,本義為尚未成形的胎兒,引申為幼兒。從攴、巳聲,表示教訓已犯錯的孩子,使其向善。金文承甲骨文字形而來。篆文以「攺」(音讀為ㄧˇ yǐ)為驅鬼避邪,而以「改」為改正。隸書、楷書承篆文改正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攴部

禮器碑(隸)東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孟孝琚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更也。从攴、己。李陽冰曰:“己有過,攴之即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