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的说文解字解释
控
kòng手部 部 11画 U+63A7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寬宋反頁碼第966頁,第1行,第1字述
引也。從手空聲。《詩》曰:「控于大邦。」匈奴名,引弓控弦。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貢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391頁,第1字許惟賢第1039頁,第4字
引也。
段注引者,開弓也。引申之爲凡引遠使近之偁。詩。控於大邦。傳曰:控,引也。此卽《左傳》所謂控吿也。又抑磬控忌。傳曰:騁馬曰磬。止馬曰控。按騁馬曰磬者,如《大明》傳之俔,磬也。極辭也。止馬曰控者,是亦引之使近之意也。
从手。空聲。
段注苦貢切。九部。
詩曰:控于大邦。
段注庸《載馳》文。
匈奴引弓曰控弦。
段注依《羽獵賦》注訂。此引匈奴方語以證控引一也。《漢書》於匈奴或言引弓。或言控弦。一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詩》「控于大邦」,控,告。
控,引也。「控于大邦」,求引援于大邦。不必訓告也。
引也。引,緣也。故「控于大邦」者,即與大邦為緣也控告字,僅有告字之誼。 「控于大邦」者,即所謂控告(?)。與前說大異,俟質。
控,引也。引,緣也。「控于大邦」字,即訓緣也。控告字僅有告之義,
白话解释
控,拉开弓弦。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空”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像拉开弓弦一样对大国表态。”匈奴将 拉开弓弦称作“控弦”。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手、空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與手有關的動作;從「空」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空」字本義為「竅」,此義與「控」無關,因此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手部

蒼頡篇21(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引也。从手空聲。《詩》曰:“控于大邦。”匈奴名引弓控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