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说文解字解释
我
wǒ我部 部 7画 U+6211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五可切頁碼第422頁,第5字續丁孫
我
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从戈从𠄒。𠄒,或說古垂字。一曰古殺字。凡我之屬皆从我。
鉉注徐鍇曰:「从戈者,取戈自持也。」
𢦠
異體𢦖、𢦓
古文我。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辭均假為施身自謂之詞。」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顏左反頁碼第1009頁,第1行,第1字述
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從戈,從𠄒。𠄒,古文垂也;一曰古文殺字。凡我之屬,皆從我。
鍇注臣鍇曰:「所以從戈者,取戈自持也。或說則爲傾側之俄。故云垂也。」
反切………頁碼第1009頁,第3行,第1字述
古文我。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五可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528頁,第1字許惟賢第1099頁,第3字
施身自謂也。
段注不但云自謂而云施身自謂者,取施與我古爲㬪韵。施讀施捨之施。謂用己廁於眾中,而自稱則爲我也。施者,旗貌也。引申爲施捨者,取義於旗流下𠂹也。《釋詁》曰: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又曰:朕子躬身也。又曰:台朕賚畀⺊陽予也。或以賚畀卜予不同義。愚謂有我則必及人。故賚畀卜亦在施身自謂之內也。《口部》曰:吾,我自稱也。《女部》曰:姎,女人自稱姎我也。《毛詩傳》曰:言,我也。卬,我也。《論語》二句而我吾互用。《毛詩》一句而卬我襍稱。葢同一我義而語音輕重緩急不同。施之於文若自其口出。
或說我,
段注逗。
頃頓也。
段注謂順側也。頃,頭不正也。頓,下首也。故引申爲頃側之意。賓筵。側弁之俄。箋云:俄,傾貌。《人部》曰:俄,頃也。然則古文以我爲俄也。古文叚借如此。
从戈𠄒。
段注合二成字不能定其會意形聲者,以𠄒字不定爲何字也。五可切。十七部。
𠄒,古文𡍮也。
段注𡍮當作𠂹。𠂹𡍮在十七部。然則我以爲形聲也。
一曰古文殺字。
段注我从殺,則非形聲。會意亦難說也。殺篆下載古文三。有一略相似者。
凡我之屬皆从我。
古文我。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頃頓也,乃本誼。从戈□聲(𠂹古文)。施身自謂。乃「吾」之借。吾為正字,音變為我、言、卬(雙聲),《爾雅》余⊙為正字,音轉為陽(魚陽對轉);台為正字(台,《爾雅》音变為賚。),音轉為朕(之蒸對轉);卜、僕為正字,聲變長為不穀,又為甫;身,自,《爾雅》音變為畀。共有六稱。
白话解释
我,当事人对自己的称谓。有的说,“我”是顷顿。字形采用“戈、”会义。
,有的说这是古文的“垂”字。另一种说法认为,
是古文的“殺”字。所有与我相关的字,都采用“我”作边旁。
字形解说
「我」字本指一種附有鋸齒的長柄兵器。《說文》分解成「从戈」是錯誤的。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甲949(甲)

我方鼎(金)西周早期

叔我鼎(金)西周早期

毛公鼎(金)西周晚期

曾伯雨木二簠(金)春秋早期

王子午鼎(金)春秋晚期

姑馮𠯑同之子句鑃(金)春秋晚期

欒書缶(金)春秋

令狐君嗣子壺(金)戰國早期

上(2).魯.1(楚)

郭.語4.6(楚)

說文古文

說文‧我部

睡.日甲29背(隸)秦

老子甲後179(隸)西漢

定縣竹簡70(隸)西漢

鄭固碑(隸)東漢

魏封孔羨碑(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施身自謂也。或說我,頃頓也。从戈从𠄒。𠄒,或說古垂字。一曰古殺字。凡我之屬皆从我。徐鍇曰:“从戈者,取戈自持也。”(𢦠)古文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