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蝸的说文解字解释

蝸的说文解字解释

虫部 部 14画 U+8778

虫部

14画

U+8778

古華切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華切頁碼445頁,第1

蝸蝸蠃也。从虫咼聲。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古華切頁碼1050頁,第4行,第1

蝸蝸蠃也。從虫咼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古華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682頁,第1許惟賢1166頁,第5

蝸蝸,

段注此複舉篆文之未刪者也。當依《韵會》刪。

蠃也。

段注蠃者,今人所用螺字。《釋魚》曰:蚹蠃,螔蝓。鄭注《周禮・醢人》。蠃,螔蝓。許上文蠃下亦云:一曰蠃,螔蝓。此物亦名蝸。故《周禮》、《儀禮》蠃醢。《內則》作蝸醢。二字曡韵相轉注。薜綜《東京賦》注曰:蝸者,螺也。崔豹曰:蝸,陵螺。蝸本咼聲。故蝸牛或作瓜牛。徐仙民以力戈切蝸。似未得也。力戈乃蠃字反語耳。今人謂水中可食者爲螺。陸生不可食者曰蝸牛。想周,漢無此分別。蠃古多叚蠡爲之。

从虫。咼聲。

段注古華切。十七部。舊音當如過。此篆舊在蠯蚌二篆閒。今按蠃卽螔蝓。前文蠃篆下言之。故移使相聯。

白话解释

蝸,蝸蠃。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咼”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說文‧虫部》:「蝸,蝸蠃也。从虫、咼聲。」本義為蝸牛。從虫,表示與軟體動物相關;從咼,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咼」簡化為「呙」,漢〈郙閣頌碑〉已初見端倪,清代〈目蓮霽彈詞〉等通俗文學刻本可見偏旁「呙」,規範字依偏旁類推作「蜗」;教育部標準字作「蝸」。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