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的说文解字解释
悠
yōu心部 部 11画 U+60A0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以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052頁,第4字許惟賢第897頁,第10字
𢝊也。
段注《釋訓》曰:悠悠,洋洋,思也。《小雅》。悠悠我里。傳曰:悠悠,憂也。按此傳乃悠之本義。渭陽。悠悠我思。無傳。葢同《釋訓》。若黍離悠悠蒼天傳曰:悠悠,遠意。此謂悠同攸。攸同脩。古多叚攸爲脩。長也,遠也。
从心。攸聲。
段注以周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訓憂,亦實一字,悠悠洋洋(漾漾),思也。「悠悠蒼天」乃攸之假借,攸,長也。修,𠧪亦長也。
與𢝊一字。「悠悠蒼天」=攸攸。攸訓長,故凡悠、修之訓長者皆攸之借。或云𠧪字之借亦可。悠悠洋洋,思也;洋洋,恙恙也,亦憂也。
悠、憂實一字。悠、修之訓長者即攸字之假。作𠧪【條】之假字亦可。
白话解释
悠,担忧小心。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攸”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篆文到隸書、楷書,字形都是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攸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心部

晉祀后土殘碑(隸)晉

楷書
附检字
憂也。从心攸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