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右的说文解字解释

右的说文解字解释

yòu

口部 部 5画 U+53F3

yòu

口部

5画

U+53F3

于救切

𠮢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于救切頁碼42頁,第27

𠮢

異體

𠮢助也。从口从又。

鉉注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

附注段玉裁注:「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今人以左右為𠂇又字,則又製佐佑為左右字。」

附注《說文新證》:「『右』是『又』的分化字,所以甲骨文只有『又』,未見『右』。周代以後加分化符號『口』,分化出『佑助』義的『右』字,其後又以『右』當『𠂇右』義用,於是又加『人』旁作『佑』。」

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延九反頁碼128頁,第7行,第2

𠮢助也。從口又聲。

鍇注臣鍇曰:「言不足以佐,又手助之。《詩》曰:『匪面命之。』言示之事,匪口誨之,言提其耳。會意。」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于救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1頁,第4許惟賢102頁,第10

𠮢助也。从口又。

段注又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故曰助也。今人以左右爲𠂇又字。則又製佐佑爲左右字。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此佑助之正字,佑,俗字也,《說文》所無。左右之右當作又。

白话解释

右,用口声援、用手相助。字形采用“口、又”会义。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從口、又聲,以會手口相助之意。戰國文字、篆文、隸書皆承金文字形而來。楷書筆畫整齊化之後,字形改為從口、?(左手)。甲骨文以又字兼表佑助之意,金文始分化出「手口相助」的右字。後來右字又借為左右之右,才轉注為「從人、右聲」的佑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助也。从口从又。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