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的说文解字解释
徽
huī糸部 部 17画 U+5FBD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許歸切頁碼第1036頁,第2行,第3字述
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從糸,微省聲。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許歸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25頁,第2字許惟賢第1142頁,第5字
衺幅也。
段注卽詩之邪幅也。傳曰:邪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箋云: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厀。按《內則》謂之偪。許云謂之徽。未見所出。葢猶蔽厀謂之褘與。《釋詁》曰:徽,善也。止也。《大雅》箋云:美也。自偪束之義之引申也。
一曰三糾繩也。
段注三糾,謂三合而糾之也。《丩部》曰:糾,三合繩。易。係用徽纆。劉表曰:三股曰徽。㒳股曰纆。一說糾本三股。三糾當爲九股。
从糸。微省聲。
段注許歸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人無袴,行路時以衺幅束脛。訓美善,以徽从微聲,媄或作媺,即媄之借,訓止者,乃「三糾繩」之引申誼。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糸部

劉熊碑(隸)東漢

范式碑(隸)曹魏

楷書
附检字
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从糸,微省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