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徂的说文解字解释

徂的说文解字解释

辵部 部 8画 U+5F82

辵部

8画

U+5F82

全徒切

䢐,𨖆

大徐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全徒切頁碼52頁,第18

䢐往也。从辵且聲。䢐,齊語。

徂䢐或从彳。

𨖆

𨖆籒文从虘。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全徒反頁碼152頁,第2行,第2

𨖆往也。從辵且聲。䢐,齊語。

反切………頁碼154頁,第2行,第3

籒文從虘。

反切………頁碼152頁,第2行,第4

䢐或從彳。

段注本

卷别卷二下反切全徒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80頁,第3許惟賢125頁,第5

𨖆往也。

段注《釋詁》、《方言》皆曰:徂,往也。按《鄭風》匪我思且箋云:猶非我思存也。此謂且卽徂之叚借。《釋詁》又云:徂,存也是也。

从辵。且聲。

段注全徒切。五部。

䢐,《齊語》。

段注《方言》文。

䢐或从彳。

籒文从虘。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匪且有且」,且訓存(剛纔)。

往也。已往亦可引申為現在,故又訓存。

《詩》「匪我思且」,「匪且有且」,且皆徂之假字。徂,往也。訓今者,反義相訓也(且訓存=剛纔)。已往可引申訓現在,故可訓存。

《詩》 「匪我思且」、「匪且有且」,且皆徂之假字,徂,往也。訓「今」(存)者,以反義相訓也。

字形演变

  •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