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弘的说文解字解释

弘的说文解字解释

弓部 部 5画 U+5F18

hóng

弓部

5画

U+5F18

胡肱切

𢎞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胡肱切頁碼428頁,第7

異體𢎞

弘弓聲也。从弓𠃋聲。𠃋,古文肱字。

附注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甲骨文在弓背隆起處加一邪劃以為標志,于六書為指事,而《說文》誤認以為聲符。弓背隆起處是弓之強有力的部分,故弘之本義為高為大,高與大義相因。」

附注《說文新證》:「弘、強意義較為抽象,古人造此字時,取最能代表弘強義的『弓』,加指事符號『口』形,遂成『𪪺(弘)』字。『口』形在弓的內外、上下並無不同。……拙意則以為弘、強義實相近,本當為一字。」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戶明反頁碼1020頁,第4行,第1

弘弓聲也。從弓厶聲。

鍇注臣鍇曰:「厶,肱字也。」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胡肱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561頁,第2許惟賢1112頁,第11

弘弓聲也。

段注《集韵》曰:弸㢬,弓聲也。或作彋。按㢬彋皆卽此篆也。《甘泉賦》曰:帷弸彋其拂汨兮。蘇林云:弸音石墮井弸爾之弸。彋音宏。李善曰:弸彋,風吹帷帳之聲也。是則弓聲之義引申爲他聲。經傳多叚此篆爲宏大字。宏者屋深。故《爾雅》曰:宏,大也。

从弓。厶聲。厶古文厷字。

段注見《又部》。胡肱切。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弓聲也。引申有彊誼。訓大者,乃宏之借。强弱字亦當是弘之借,強从弘聲。《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弘即彊也。「執德不弘」,弘亦彊也,非訓寬大。

弘大=宏⊙大。

白话解释

弘,弓 * 射时发出的。字形采用“弓”作边旁,“厶”作声旁。厶,这是古文写法的“肱”字。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弓聲也。从弓𠃋聲。𠃋,古文肱字。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