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岨的说文解字解释

岨的说文解字解释

山部 部 8画 U+5CA8

jū,jǔ

山部

8画

U+5CA8

七余切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七余切頁碼306頁,第6

岨石戴土也。从山且聲。《詩》曰:「陟彼岨矣。」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土戴於石上也。」

小徐本

卷别卷十八反切且渠反頁碼761頁,第7行,第2

岨石戴土。從山且聲。《詩》曰:「陟彼岨矣。」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七余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755頁,第3許惟賢768頁,第5

岨石戴土也。

段注《周南・卷耳》曰:陟彼𥕅矣。本亦作砠。《釋山》曰:石戴土謂之崔嵬。土戴石爲岨。《毛傳》云:崔嵬,土山之戴石者。石山戴土曰砠。二文互異而義則一。戴者,增益也。《釋山》謂用石戴於土上。毛謂土而戴之以石。《釋山》謂用土戴於石上。毛謂石而戴之以土。以《絲衣》戴弁例之。則毛之立文爲善矣。石在上則高不平。故曰崔嵬。土在上則雨水沮洳。故曰岨。許於嵬下同毛。此岨下亦同毛也。詩,《爾雅》作砠。許作岨。主謂山,故字从山。重土,故不从石。

从山。且聲。

段注七余切。五部。

詩曰:陟彼岨矣。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石戴土也。从山且聲。《詩》曰:“陟彼岨矣。”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