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的说文解字解释
奚
xī亣部 部 10画 U+595A
大徐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胡雞切頁碼第347頁,第10字續丁孫
奚
大腹也。从亣,𦃟省聲。𦃟,籒文系字。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說文解字》『奚,大腹也』,予意罪隸為奚之本誼,故从手持索以拘罪人。其从女者與从大同,《周官》有女奚,猶奴之从女矣。」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爪、从𡗞(象編髮罪隸之人),大(人)形或作女形、或畫出頭部。」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下反切胡雞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994頁,第1字許惟賢第871頁,第4字
大腹也。
段注《豕部》貕下曰:豚生三月,腹豯貕皃。古奚貕通用。《周禮・職方》氏豯養。杜子春讀豯爲奚。許《艸部》作奚養。
从大。𦃟省聲。
段注胡雞切。十六部。
𦃟籒文系。
段注見十二篇系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大腹也。雞、𪓷(田雞)皆大腹,故从奚。奚奴字當作㜎。
大腹。故雞、𪓷、豯从奚,皆大腹。奚奴當作㜎。
大腹也。鷄、𪓷(即田鷄),豯(豕腹本大)皆大腹,故从奚。奚奴=㜎。
奚奴字當作㜎,奚,大腹也,雞、𪓷(田雞)皆大腹,故从奚。
白话解释
奚,大肚子。字形采用“大”作边旁,采用省略了“糸”的“”作声旁。
,这是籀文写法的“系”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有單獨僅作「?」形的,「?」是古代編髮罪隸的人。從大(人),上像編髮的樣子。甲骨文也有其下從「人」、從「女」形者,「大」、「人」、「女」三者義通,都是指人。甲、金文也有在頭上增加「爪」的字形,表示用手拘捕的意思,構形為從爪、?聲。金文還有除了加「爪」之外,再增加繩索的字形,用手拿繩索,更突顯拘捕的意義。篆文則取加「爪」的字形,隸書則將下部的「大」斷筆作「六」,而後楷書則又復作「大」。「?」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奚」則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甲783(甲)

戩49.3(甲)

京津4535(甲)

明2097(甲)

寧滬1.186(甲)

前6.19.3(甲)

粹1341(甲)

甲1134(甲)

明藏529(甲)

簠帝71(甲)

奚卣(金)商代晚期

亞奚卣(金)商代晚期

𤰇亞作父癸角(金)商代晚期

亞奚簋(金)商代晚期

𧻷盂(金)西周中期

說文‧亣部

老子甲後404(隸)西漢

古地圖(隸)西漢

居延簡甲715(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曹全碑(隸)東漢

張遷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大腹也。从大,𦃟省聲。𦃟,籀文系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