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说文解字解释
墨
mò土部 部 15画 U+58A8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莫北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750頁,第2字許惟賢第1195頁,第6字
書墨也。
段注聿下曰:所以書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此云墨,書墨也。葢筆墨自古有之。不始於蒙恬也。箸於竹帛謂之書。竹木以桼。帛必以墨。用帛亦必不起於秦漢也。周人用璽書印章必施於帛。而不可施於竹木。然則古不專用竹木信矣。引申之爲晉於是始墨。肉食者無墨。爲貪以敗官爲墨。
从土黑。
段注小徐曰會意。大徐有黑亦聲三字。莫北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墨即煤字。《說文》無「煤」字,墨即煤之入聲。
秦以前用竹書字,秦以後用帛書字。《漢書•藝文志》秦以前稱「篇」,用竹故也;秦以後書稱「卷」,用帛故也。「書墨」乃煤之借。顧亭林已說之矣。段云秦以前已用帛,非。
《說文》無「煤」字,即作墨。墨之平聲即煤字也。
煤,《說文》無。墨係煤之入聲,故墨即煤字。
白话解释
墨,书写用的墨条。字形采用“土、黑”会义,“黑”也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黑」、「土」二字構成。從土,示墨呈塊狀之義。從黑,聲符,注明音讀。所從「黑」形中段從「大火」。戰國文字二例,並承自金文,中段並從「
」。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中段變易為從「炎」。隸書承自篆文,中段變易作「
」。楷書承自隸書,上端承自篆文,變易為二撇筆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析君戟(金)戰國早期

包2.7(楚)

說文‧土部

睡.日甲155背(隸)秦

孫臏278(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書墨也。从土从黑,黑亦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