垗的说文解字解释
垗
zhào土部 部 9画 U+5797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治小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769頁,第3字許惟賢第1204頁,第2字
畔也。
段注畔者,田畍也。畍者,竟也。垗畔𩀱聲。
爲四畔畍祭其中。
段注畔各本譌畤。《集韵》、《類篇》又譌時。今正。四畔謂四面有埒也。《周禮・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鄭曰:兆爲壇之塋域。然則四面爲垠埒也。引申爲《孝經》之宅兆。《樂記》之綴兆。垗,古叚肈爲之。尚書《大傳》。兆十有二州。鄭云:兆,域也。爲塋域以祭十二州之分星也。而古文《堯典》作肈。《大雅》。以歸肈祀。鄭云:肈,郊之神位也。是讀爲兆也。《商頌》。肈域彼四海。箋云:肈當作兆。畍祭其中。畍當作介。介,畫也。
从土。兆聲。
段注兆者,分也。形聲中有會意也。治小切。二部。
《周禮》曰:垗五帝於四郊。
段注今《周禮》作兆。許作垗者,葢故書今書之不同也。此篆本在堋篆後。今移此。乃條理秩然。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垗與畔非雙聲。
凡有界限者曰垗,《尚書大傳》:「垗十有二州」。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土部

老子乙235上(隸)西漢

楷書
附检字
畔也。爲四畤界,祭其中。《周禮》曰:“垗五帝於四郊。”从土兆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