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那含切頁碼第199頁,第2字續丁孫
南
異體𡴟、南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𣎵𢆉聲。
𡴖
古文。
附注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由字之形象而言,余以為殆鐘鎛之類之樂器……鐘鎛皆南陳,故其字孳乳為東南之南。」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叔甘反頁碼第508頁,第2行,第2字述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從𣎵𢆉聲。
鍇注臣鍇曰:「南方主化育,故曰有枝任也。《毛詩》或用南爲任音也。𢆉音荏。」
反切………頁碼第508頁,第3行,第1字述
古文。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𨙻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093頁,第2字許惟賢第483頁,第4字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
段注此亦脫誤。當云南任也。與東動也一例。下乃云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發明从𣎵之意。《漢・律曆志》曰:大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云艸木至南方者,猶云艸木至夏也。有枝任者,謂夏時艸木畼楙丁壯,有所枝𠲱任載也。故从𣎵。按古南男二字相假借。
从𣎵。𢆉聲。
段注𨙻含切。古音在七部。
古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南方草木多而茂。
白话解释
南,草木到了南方,则花繁叶茂,有枝茎可胜任。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
”作声旁。
,这是古文写法的“南”字。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楷書,南字都是上半像懸掛的繩子,下半像鐘形的敲擊樂器。《說文》誤為「从?、?聲」不可從。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鐵115.3(甲)

鐵240.1(甲)

前1.14.1(甲)

後1.23.4(甲)

乙5450反(甲)

甲2907(甲)

大盂鼎(金)西周早期

南宮乎鐘(金)西周晚期

冉鉦鋮(金)戰國早期

包2.38(楚)

包2.96(楚)

包2.102(楚)

說文古文

說文‧𣎵部

睡虎地簡8.1(隸)秦

相馬經15上(隸)西漢

古地圖(隸)西漢

熹.詩.南有嘉魚(隸)東漢

魯峻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𣎵𢆉聲。(𡴖)古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