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说文解字解释
到
dào至部 部 8画 U+5230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都悼切頁碼第394頁,第5字續丁孫
到
至也。从至刀聲。
附注《說文新證》:「致、到同字。金文从人至。《金文編》云『人至為到,《說文》从至,刀聲,非。』:旭昇案:秦文字以後人旁聲化為刀旁,亦古文字常見之現象。」
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都告反頁碼第949頁,第4行,第2字述
至也。從至刀聲。
段注本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古無倒字,即以到為倒。到从至,因鳥從高下至地頭在下也,故引申為顛倒。
引申為倒。蓋至自高而下,故到引申為倒。字只當作到。到、𨑩、𣥹三字同。王延壽《王孫賦》有□字,即到懸字,本字即到。
至也。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鳥自高而下,其頭必向下,尾必句上,故引申為顛到。古無倒字,倒乃俗字。
至也。至,鳥飛從高下至地也。鳥自高而下,其頭必向下,尾向上,故引申為顛到字。倒係俗字。
白话解释
到,抵达。字形采用“至”作边旁,采用“刀”作声旁。
字形解说
從金文到楷書之形,都是從至、刀聲。從至為形,以示抵達之義;以刀為聲,是表其音讀。刀義為「兵器」,和「到」義無關,所以在此僅表音而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曶鼎(金)西周中期

伯至人簋(金)西周中期

伯到壺(金)西周晚期

說文‧至部

睡虎地簡23.3(隸)秦

古地圖(隸)西漢

西陲簡51.19(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韓仁銘(隸)東漢

孔龢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至也。从至刀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