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说文解字解释
道
dào辵部 部 12画 U+9053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四反切徒討反頁碼第160頁,第3行,第1字述
所行道也。從辵、首。一達謂之道。
鍇注臣鍇曰:「『所行道』,此道字當作今『導』字之意,餘則通論詳矣。」
反切………頁碼第160頁,第4行,第1字述
古文道從首、寸。
段注本
白话解释
道,人们所走的路。字形采用“辵、”会义。直达的大路叫作“道”。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人、從行,表示人所行之「道」,在六書中屬於會意。金文從行、從首,或再加「止」為義符。戰國文字從辵、從首,篆文同;《說文》古文從首、寸。隸書、楷書同篆文。「道」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首」亦為義符,表示行走所向的方向;「首」也有兼聲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貉子卣(金)西周早期

散氏盤(金)西周晚期

曾伯雨木二簠(金)春秋早期

中山王昔鼎(金)戰國晚期

妾子𧊒壺(金)戰國晚期

信1.05(楚)

郭.六.26(楚)

郭.語2.38(楚)

說文古文

說文‧辵部

故道殘詔版(篆)秦

睡虎地簡8.2(隸)秦

五十二病方252(隸)秦

古地圖(隸)西漢

定縣竹簡47(隸)西漢

縱橫家書46(隸)西漢

禮器碑(隸)東漢

石經尚書殘碑(隸)東漢

韓仁銘(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所行道也。从辵从𩠐。一達謂之道。(𡬹)古文道从𩠐、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