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的说文解字解释
再
zài冓部 部 6画 U+518D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白话解释
再,同一动作作两次。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冓”作边旁。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上邊作「」、下邊作「
」,可能表達「二」的意思。中間「
」的部分,有的認為是魚形的簡化。結合兩者來表達重複得魚「一舉而二」的意義。戰國文字省併「
」下與「
」上的筆畫並拉直。演變到篆文,再省略「
」的筆畫,並將中間「
」與下邊「
」的筆畫拉直,成了「
」形,便是「
」的由來,只是「
」字兩旁的筆畫拉得更長。《說文》分析為「从一、冓省」應不正確。隸書、楷書與篆文的結構一致,無甚差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7.13(甲)

𠫑羌鐘(金)戰國早期

陳喜壺(金)戰國早期

陳璋方壺(金)戰國中期

新甲3.264(楚)

說文‧冓部

睡.封65(隸)秦

孫子190(隸)西漢

武威簡.士相見4(隸)西漢

居延簡甲86A(隸)西漢

淮源廟碑(隸)東漢

熹.儀禮.鄉射(隸)東漢

李壽石刻(隸)東漢至魏晉

楷書
附检字
一舉而二也。从冓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