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的说文解字解释
俾
bǐ人部 部 10画 U+4FFE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幷弭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503頁,第1字許惟賢第660頁,第1字
益也。
段注俾與埤朇裨音義皆同。今裨行而埤朇俾皆廢矣。經傳之俾皆訓使也。無異解。葢卽益義之引伸。《釋詁》。俾,從也。《釋言》。俾,職也。亦皆引伸之義。《手部》挾下曰:俾持。《亦部》㚒下曰:蔽人俾㚒。古或假卑爲俾。
从人。卑聲。
段注幷弭切。十六部。
一曰俾,門侍人。
段注未聞。或曰:如寢門之內豎。是閽寺之屬。近得陽湖莊氏述祖說。門侍人當是鬥持人之誤。挾下曰:俾持也。正用此義。按此條得此挍正。可謂渙然冰釋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裨益當作俾。今派使人作事當作俾,該派亦當作俾,俾,職也。附益之人曰婢,婢可使,故引申為使,婢必服從,故又引申為從。
在女曰婢,在男曰俾,故俾訓職,引申訓使。一曰俾,門侍人是也;門侍人有看守義,引申為俾倪,斜視也。
益也。裨益(俾益非裨?)。一曰門侍人,故引申訓為使,使派之派當作俾。附蓋之人曰婢,婢可使,故引申為使。婢必服從,故又引申訓從。
益也。俾益非裨。俾訓使,故今派人作事之派字當作俾。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國差𦉜(金)春秋

包2.263(楚)

說文‧人部

老子甲160(隸)西漢

史晨碑(隸)東漢

晉太公呂望表(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益也。从人卑聲。一曰俾,門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