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息晉切頁碼第70頁,第17字續丁孫
信
誠也。从人从言。會意。
㐰
古文从言省。
訫
古文信。
附注《說文新證》:「从言,千聲(或身聲、人聲,皆音近),秦文字从言,仁聲,或从人聲,《說文》因而誤以為从人言會意。古文第二形从言、从心。」
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思震反頁碼第198頁,第4行,第1字述
誠也。從人言聲。
反切………頁碼第198頁,第4行,第2字述
古文信省也。
反切………頁碼第198頁,第4行,第3字述
古文信。
鍇注臣鍇曰:「三字皆會意也。」
段注本
白话解释
信,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义字。,这是古文写法的“信”,采用有所省略的“言”作边旁。訃,这是古文写法的“信”字。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二例,字皆由「人」、「言」二字構成。從「人」,示語言的主體。從「言」,示人之所言。會言語真實之義。篆文承之戰國文字第二例。古文第一例從人、從言省;第二例從言、從心,示言必由衷。隸書承自篆文而所從變作直筆。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1

藤花榭本重文2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㝬叔鼎(金)西周晚期

貴將軍信節(金)戰國中期偏晚

梁上官鼎(金)戰國晚期

中山王昔壺(金)戰國晚期

中山王昔鼎(金)戰國晚期

梁十九年亡智鼎(金)戰國晚期

八年相邦鈹(金)戰國晚期

包2.90(楚)

郭.忠.8(楚)

說文古文

說文古文

說文‧言部

睡虎地簡52.7(隸)秦

滿城漢墓玉印(篆)西漢

孫臏84(隸)西漢

信都食官行鐙(隸)西漢

春秋事語34(隸)西漢

北海相景君銘(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誠也。从人从言。會意。(㐰)古文从言省。(訫)古文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