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的说文解字解释
係
xì人部 部 9画 U+4FC2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胡計切頁碼第264頁,第31字續丁孫
係
絜束也。从人从系,系亦聲。
附注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許氏既誤以从糸為从系,又誤以會意為形聲。至于訓係為絜束,乃引申義,并非本義。甲骨文『係』字象用繩索以縛係人的頸部。」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五反切己惠反頁碼第680頁,第7行,第1字述
絜束也。從人系聲。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胡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523頁,第4字許惟賢第669頁,第3字
絜束也。
段注絜者,麻一耑也。絜束者,圍而束之。《左傳》。係輿人。又以朱絲係玉二瑴。束之義也。束之則縷與物相連。故凡相聯屬謂之係。《周易》係遯,係丈夫,係小子。《釋詁》曰:係,繼也。
从人。系聲。
段注胡計切。十五部。按俗通用繫。許謂繫𦃇。卽牽離惡絮之名。𦒱諸古經。若《周禮》司門,校人字皆作𣪠。《周易・𣪠辭》,據《釋文》本作𣪠。《漢書・景帝紀》亦用𣪠。葢古假𣪠爲係。後人盡改爲繫耳。
字形解说
殷商甲骨文有像人首繫枷鎖形。學界有隸作係。甲骨文另有像人身繫繩索形,有綑綁義,一般隸作弔,亦有視為係字。殷金文亦有像人項具絲索形,亦有隸作係。以上諸字形與係意均有一定關係,但明確作為從人、系聲的結構,要到戰國楚竹簡文字,是目前所見係字最早所出。篆文字形則承楚簡而來。《說文》:「係,絜束也。从人、糸聲。」段注:「絜束者,圍而束之。束之則縷與物相連,故凡相聯屬謂之係。〈釋詁〉曰:係,繼也。俗通用繫。」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規範字省作「糸」。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前2.19.1(甲)

乙5502(甲)

七S37(甲)

續6.27.4(甲)

上(2).從(乙).1(楚)

說文‧人部

漢印徵西漢

張遷碑(隸)東漢

熹.易.隨(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絜束也。从人从系,系亦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