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的说文解字解释
侵
qīn人部 部 9画 U+4FB5
大徐本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七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495頁,第2字許惟賢第656頁,第8字
漸進也。
段注漸當作𧽯。𧽯,進也。侵之言駸駸也。《水部》。浸淫,隨理也。浸淫亦作侵淫。又侵陵亦漸逼之意。《左傳》曰:無鐘𡔷曰侵。《穀梁傳》曰:苞人民,毆牛馬曰侵。《公羊傳》曰:觕者曰侵。精者曰伐。又《穀梁傳》曰:五穀不𦫵謂之大侵。
从人又持帚。
段注句。
若埽之進。
段注釋持帚之意。
又,
段注逗。
手也。
段注七林切。七部。
白话解释
侵,渐进。字形采用“人、又、帚”会义,像人手持扫帚,边扫边前移。又,表示手。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又」、「帚」二字構成,隸定為「
」。從又持帚,表示循序漸進,侵佔擄掠之義,是「侵」字的初文。甲骨文或作
,從牛、
聲。或作
,從牛,
省聲,聲符兼義,即所謂「驅牛馬」之義。金文承自甲骨文第二例,增益「人」形,隸定為
,從人、
聲,聲符兼義,即所謂「苞(俘虜)人民」之義。戰國文字承之,人形變易「戈」形,從戈、
聲,聲符兼義。篆文承自金文,隸書、楷書承自篆文,從
省聲,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後2.8.18(甲)

前6.33.1(甲)

菁1.1(甲)

菁2.1(甲)

拾5.12(甲)

鐘伯侵鼎(金)春秋

包2.273(楚)

秦99.3反(楚)

包牘1(楚)

說文‧人部

老子甲後375(隸)西漢

春秋事語46(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尹宙碑(隸)東漢

熹.春秋.文七年(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漸進也。从人、又持帚,若埽之進。又,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