寑的说文解字解释
寑
qǐn宀部 部 12画 U+5BD1
大徐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七荏切頁碼第241頁,第18字續丁孫
𡪢
異體寑
臥也。从宀,𡩠省聲。
𠖗
異體𡩠
籒文寑省。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經傳皆以寢為之。」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宀、从帚,學者皆以為會廷內洒掃,以供居息之意,即『寑』字;唐蘭以為『帚』為聲符,『帚古讀如侵也』。商銅器『𡩠玄爵』加『又』形,即為《說文》籀文所承。戰國楚文字加『爿』旁,加強居息之意,同『寑』,《說文》以『寢』為『病臥也』,不確。或省『宀』,當為同字。漢文字或保留『𡨦』形,或从『人』作『寑』,加強『人』寢之意,也變成从宀,侵聲的形聲字。」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七下反切七荏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1360頁,第2字許惟賢第596頁,第2字
臥也。
段注李善引《論語》鄭注。寝,臥息也。臥必於室。故其字从宀。引伸爲宫室之偁。《周禮》宮人。掌王之六寢之脩。釋宫曰:室有東西箱曰廟。無東西箱有室曰寢。又引伸之凡事止亦曰寢。
从宀。㑴聲。
段注今人皆作寢。寢乃《㝱部》㝲字之省。與寑《異義》。七荏切。七部。
籒文𡪢。省。
段注省人也。《水部》濅下曰:𡩠,籒文𡪢。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卧也。㝲,病卧也。故寑卧、寢室。醜貌曰「貌寑」=㝲(見《武安侯傳》),蓋㝲引申之義也。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藤花榭本重文

段注正篆

段注重文
字形演变

甲55(甲)

後2.3.13(甲)

京津4614(甲)

𡩠玄爵(金)商代晚期

小臣卣(金)商代晚期

𡨦女止盤(金)商代晚期

琱生簋(金)西周晚期

包2.165(楚)

包2.166(楚)

包2.263(楚)

包2.146(楚)

信2.021(楚)

說文籀文

說文‧宀部

武威簡.服傳4(隸)西漢

尹宙碑(隸)東漢

晉成晃碑(隸)西晉

楷書
附检字
臥也。从宀㑴聲。(𠖗)籀文寑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