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佩的说文解字解释

佩的说文解字解释

pèi

人部 部 8画 U+4F69

pèi

人部

8画

U+4F69

蒲妹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蒲妹切頁碼258頁,第3

佩大帶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珮,非是。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五反切蒲妹反頁碼661頁,第2行,第1

佩大帶也。從人、凡、巾。佩必有巾,從巾,巾謂之飾。

鍇注臣鍇曰:「人、凡、巾爲佩。會意也。」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蒲妹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462頁,第2許惟賢642頁,第2

佩大帶佩也。

段注大帶佩者,謂佩必系於大帶也。古者有大帶,有革帶。佩系於革帶。不在大帶。何以言大帶佩也。革帶統於大帶也。許於《糸部》之紳,《革部》之鞶皆曰大帶。實則紳爲大帶,鞶爲革帶也。佩者,《內則》左右佩用是。

从人凡巾。

段注从人者,人所以利用也。从凡者,所謂無所不佩也。从巾者,其一耑也。蒲妹切。古音在一部。俗作珮。

佩必有巾。故从巾。

段注故字依《韵會》補。《巾部》之𢁥帥也。說从巾之意。

巾謂之飾。

段注《巾部》曰:飾,㕞也。《又部》曰:㕞,飾也。飾拭古今字。巾以飾物。故謂之飾。《禮經》詳帨。《左氏》偁率巾者,冣切於用者也。故《倉頡》製佩帶二文皆箸巾。

白话解释

佩,宽大衣带上所佩带的饰物。字形采用“人、凡、巾”会义。佩物必系巾,佩物系巾,这称为“饰”。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人」、「凡」、「巾」三字構成。從人,表示人身佩物;從(凡),甲骨文作,像方槃之形,乃槃的初文,在此則為鞶的假借,示繫於大帶的鞶帶;從巾,示佩帶之義。會三字而得繫於大帶上的佩帶之義(《文字析義》,P.261),戰國文字承之。篆文承自戰國文字,變作「」,失其原形。隸書承自戰國文字,形二邊向下延伸。楷書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大帶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謂之飾。臣鉉等曰:今俗别作珮,非是。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