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伸的说文解字解释

伸的说文解字解释

人部 部 7画 U+4F38

shēn

人部

7画

U+4F38

失人切

大徐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失人切頁碼263頁,第5

異體

伸屈伸。从人𦥔聲。

附注段玉裁注:「伸,古經傳皆作信……古但作詘信,或用申為之……宋毛晃曰:『古惟申字,後加立人以別之。』」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五反切式人反頁碼676頁,第5行,第1

伸屈伸。從人申聲。

鍇注臣鍇按:《周易》:「屈伸」作信,假借也。

段注本

卷别卷八上反切失人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507頁,第3許惟賢662頁,第2

伸屈伸。

段注屈者,無尾也。伸之反也。屈伸,謠俗共知之語。故以爲訓。屈亦作詘。所謂隨體詰詘也。伸古經傳皆作信。《周易》。詘信相感而利生焉。又尺蠖之詘。以求信也。又引而信之。韋昭《漢書・音義》云:信古伸字。謂古文假借字。許書冣目曰:近而申之。以究萬原。古本申作信。又《虫部》。尺蠖,屈伸蟲也。《太平御覽》引作曲信蟲。

从人。申聲。

段注疑此字不古。古但作詘信。或用申爲之。本無伸字。以屈伸訓伸篆。亦非說解之體。宋毛晃曰:古惟申字。後加立人以別之。失人切。十二部。

白话解释

伸,因屈而伸。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申”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作,由「人」、「申」二字構成。從人,示蜷屈伸展之義。從申,聲符,注明音讀。篆文承自金文。隸書、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屈伸。从人申聲。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