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𨝸的说文解字解释

𨝸的说文解字解释

𨝸

tán

邑部 部 14画 U+28778

tán

邑部

14画

U+28778

𨝸

徒含切

𨟩,𨟬,𨟣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徒含切頁碼211頁,第24

𨟩

異體𨟬𨟣𨝸

𨟩國也。齊桓公之所滅。从邑𪉷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說文注義》有譚長,疑後人傳寫之誤。

附注段玉裁注:「《詩》、《春秋》、《公》、《穀》皆作『譚』……『𨝸』、『譚』古今字也。」

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杜檐反頁碼545頁,第3行,第1

𨟩國也,齊桓公之所滅。從邑覃聲。

鍇注臣鍇按:杜預曰:「東海褰冥是也。子爵,魯莊十年滅。」

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徒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1194頁,第1許惟賢524頁,第3

𨟩國也。齊桓公之所滅。

段注《衞風》曰:譚公維私。《小雅》曰: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讒。譚大夫作《大東》以告病。《左傳》莊十年曰:齊師滅譚。譚無禮也。譚子奔莒。同盟故也。今濟南府府東南七十里有故譚城。在二志濟南郡之東平陵縣。東平陵故城在今濟南府府東七十五里。

从邑。𪉲聲。

段注徒含切。古音在七部。按詩,《春秋》,公,穀皆作譚。許書又無譚字。葢許所據從邑。《齊世家》譌作郯。可證司馬所據正作𨝸𨝸譚古今字也。許書有譚長。不以古字廢今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今姓談當從此。

譚字《說文》無,𨝸姓。談話。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國也。齊桓公之所滅。从邑覃聲。臣鉉等曰:今作譚,非是。《說文注義》有譚長,疑後人傳寫之誤。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