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的说文解字解释
鹽
yán鹽部 部 24画 U+9E7D
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余廉切頁碼第395頁,第8字續丁孫
鹽
鹵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从鹵𧗄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凡鹽之屬皆从鹽。
附注段玉裁注本據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三改「鹹也」作「鹵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
附注《說文新證》:「商銅器『覃』,从鹵在𣆪上,會𣆪中有鹽之意,與『鹽』同字。其後覃、鹽分化,於是下从『𣆪』者為『覃』,下从『皿』作『𪉟』者為『鹽』,齊系或加義符『水』,秦系則加『監』聲。」
小徐本
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余廉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342頁,第2字許惟賢第1018頁,第4字
鹵也。天生曰鹵。人生曰鹽。
段注十字各本作鹹也二字。今正。鹽之味鹹。鹽不訓爲鹹。玄應書三引《說文》天生曰鹵。人生曰鹽。當在此處。上冠以鹵也二字。則渾言,析言者備矣。《周禮》。鹽人掌鹽之政令。有出鹽直用不湅治者。有湅治者。
从鹵。監聲。
段注余廉切。古音在八部。
古者夙沙初作䰞海鹽。
段注夙大徐作宿。古宿夙通用。《左傳》有夙沙衞。《呂覽》注曰:夙沙,大庭氏之末世。《困學紀聞》引魯連子曰:古善漁者。宿沙瞿子。又曰:宿沙瞿子善煑鹽。許所說葢出《世本》作篇。所謂人生曰鹽也。
凡鹽之屬皆从鹽。
白话解释
盐,咸味佐料。字形采用“鹵”作边旁,采用“監”作声旁。古昔时代,一个名叫“宿沙”的人最早发明煑海的盐。所有与盐相关的 字,都采用“盐”作边旁。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從鹵皿、從水。從鹵、皿,指放置於器皿中的鹽塊;從水,指由海水曝晒而取得。戰國秦系文字形聲化為「從鹵、監聲」,為篆文、隸書、楷書字形所相承。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亞共覃父乙簋(金)商代晚期

亡鹽右戈(金)戰國早期

包2.147(楚)

說文‧鹽部

睡虎地簡20.183(隸)秦

一號墓竹簡104(隸)西漢

居延簡甲99(隸)西漢

漢印徵西漢

武梁祠畫象題字(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鹹也。从鹵監聲。古者,宿沙初作煑海鹽。凡鹽之屬皆从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