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鬼的说文解字解释

鬼的说文解字解释

guǐ

鬼部 部 9画 U+9B3C

guǐ

鬼部

9画

U+9B3C

居偉切

𩲚,𩲡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居偉切頁碼303頁,第4

鬼人所歸爲鬼。从人,象鬼頭。鬼陰气賊害,从厶。凡鬼之屬皆从鬼。

𩲚

異體𩲡

𩲚古文从示。

附注按:甲骨文、金文或從示或從戈或從攴,多用為「鬼方」之「鬼」。

蔣注《爾雅・釋訓》:「鬼之爲言歸也。」《禮記・祭義》:「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爲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爲昭明。」孔穎達疏:「此釋人氣爲神。言人生時,形體與氣合共爲生,死則氣之精魂發揚而升於上爲神靈光明也。」呉澄注:「此言人之體魄,死則爲鬼也。體魄之能活動爲生,不活動爲死,旣死則不留於人間而歸於土,故名之曰鬼。歸於土者,人之骨肉,死則斃壞於地下,朽腐而爲野中之土也。此言人之魂氣,死則爲神也。未死則魂氣在人之身,旣死則其魂氣散布,升舉於上而爲昭明,與天之昭明者混爲一。」《列子・天瑞篇》:「精神離形,各歸其眞,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眞宅。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七反切矩毀反頁碼754頁,第3行,第1

𩲚人所歸爲鬼。從人,象鬼頭。鬼陰气賊害,從厶。凡鬼之屬,皆從鬼。

鍇注臣鍇按:《爾雅》曰:「鬼之言歸也。」《韓詩外傳》曰:「人死,肉歸於土,血歸于水,骨歸于石也。魂气升於天,其陰气薄然獨存,無所依也。」凡魂,陽气使人興行,強梁發越;陰气制人,使人止息,湫底壅閉。旣死,魂气歸于天無陽,故純陰底滯之气,著人爲害。賊者,有所傷也。厶音私。

反切………頁碼754頁,第6行,第1

古文。從示。

鍇注臣鍇曰:「《周禮》享大鬼之神者,故從示。」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居偉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36頁,第3許惟賢759頁,第6

𩲚人所歸爲鬼。

段注以曡韵爲訓。《釋言》曰:鬼之爲言歸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謂死人爲歸人。《左傳》。子產曰:鬼有所歸。乃不爲厲。《禮運》曰:䰟氣歸於天。形魄歸於地。

从儿,甶象鬼頭。

段注自儿而歸於鬼也。

从厶。

段注二字今補。厶讀如私。

鬼陰气賊害,故从厶。

段注陰當作侌。此說从厶之意也。神陽鬼陰。陽公陰私。居偉切。十五部。

凡鬼之屬皆从鬼。

古文从示。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周禮》分大神、大祈、大鬼(在天之靈曰神,在山川之靈曰祈,人死為鬼)。後人造䰠字。

人所歸為鬼,鬼从甶,獸也,猶鬼魅罔兩也。則鬼即夔字,夔亦作歸,四川夔州當作歸州。

白话解释

鬼,人到最后归宿就成了鬼。字形采用“人”作边旁,像鬼的头。鬼的阴寒之气会伤害人们,所以字形也用“厶”作边旁。所有与鬼 相关的字,都采用“鬼”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鬼”,字形采用“示”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二例,由「人」和「田」構成。田是字古文的異形。,音ㄈㄨˊ,義為「大頭」,屬象形。從人構形,因鬼由人所轉化。金文,承自甲文之形,以為田,可證甲文之形應從而非從田(《文字析義》,P.422)。戰國文字之,從厶之形不明。篆文承自金文之形,應很明確。字經隸書,變體作,稍失其形,楷書沿之而作鬼,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說文》之,取「示」之假借義,以為神祇,則其構形應是從示、鬼聲,屬形聲。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人所歸爲鬼。从人,象鬼頭。鬼陰气賊害,从厶。凡鬼之屬皆从鬼。𩲡,古文从示。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