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的说文解字解释
貴
guì貝部 部 12画 U+8CB4
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居胃切頁碼第205頁,第31字續丁孫
䝿
異體𧷈、貴
物不賤也。从貝臾聲。臾,古文蕢。
附注《集韻》:「䝿,隸作貴。」按:甲骨文像兩手舁土之形,正與蕢字義合。
附注《說文新證》:「『貴』字有兩個來源:一形从貝,上所从部件與『甾』形似,實為『簣』之初文,『甾(簣)』作聲符用。一形所从聲符象兩手捧沙遺漏之形,故為『遺』之本字。後世繼承之『貴』字為後形的秦系寫法。」
小徐本
段注本
白话解释
贵,货物价格不低贱。字形采用“贝”作边旁,“臾”作声旁。臾,古文写作“蕢”。
字形解说
始見於金文,借用為人名,亦有用作「貴賤」。戰國曾侯乙墓有「黃金之貴」的用例,字的用法明顯已有傳承。唯戰國文字的貴字多作左、右式的排列,篆文則固定寫作上下式。字從貝、臾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說文》:「貴,物不賤也。」隸書的字形從臾部件已稍有訛變,影響楷書的寫法。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鳥書箴銘帶鉤(金)戰國

包2.265(楚)

郭.老甲.29(楚)

上(1).孔.6(楚)

曾124(楚)

曾137(楚)

說文‧貝部

泰山刻石(篆)秦

睡.日甲15背(隸)秦

睡.日乙237(隸)秦

老子乙前6下(隸)西漢

李孟初神祠碑(隸)東漢

楷書
附检字
物不賤也。从貝㬰聲。㬰,古文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