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说文解字 › 髡的说文解字解释

髡的说文解字解释

kūn

髟部 部 13画 U+9AE1

kūn

髟部

13画

U+9AE1

苦昆切

髠,髨

大徐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苦昆切頁碼298頁,第28

異體

髡𩮜髮也。从髟兀聲。

髨或从元。

附注孔廣居疑疑:「兀聲可疑,愚意髡本作髨,諧元聲,兀乃元之省文。」朱駿聲《通訓定聲》:「髡、髨,从髟,元省聲,或不省。」按:容庚《金文編》據高景成說,「兀」乃「元」字初文,與「元」為一字。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七反切苦敦反頁碼745頁,第4行,第2

髨𩮜髪也。從髟兀聲。

反切………頁碼745頁,第4行,第3

或從元。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苦昆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712頁,第1許惟賢750頁,第1

髨𩮜髮也。

段注《楚辭・涉江》。接輿髡首。王注云:髡,剔也。剔者,俗𩮜字。《周禮》。髡者使守積。注云:此必王之同族不宮者。宮之爲翦其類。髡之而巳。《而部》曰:罪不至髡。完其而鬢曰耏。

从髟。兀聲。

段注苦昆切。十三部。

或从元。

段注元亦兀聲也。故亦从元聲。古或假完爲髡。如《漢・㓝法志》。完者使守積。《王制》注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元寒以之為入,故髡从兀。髡,鬀髮(罪重);耏,鬀鬍子(罪輕)。

篆体字形

  • 字形演变

  • 附检字

    𩮜髮也。从髟兀聲。(髨)或从元。

    CopyRight ©2025 在线字典网[www.zidianzx.com]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说明:本网站所收集内容来自网友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