鬌的说文解字解释
鬌
duǒ髟部 部 19画 U+9B0C
大徐本
小徐本
卷别卷十七反切直垂反頁碼第745頁,第3行,第1字述
髪墮。從髟,墮省聲。
段注本
卷别卷九上反切直追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709頁,第6字許惟賢第749頁,第5字
髮墮也。
段注鉉本墮作隋。《廣韵》云:髮落是也。《內則》曰:三月之末。擇日翦髮爲鬌。男角女羈。鬌本髮落之名。因以爲存髮不翦者之名。故鄭注云:鬌,所遺髮也。《方言》、《廣雅》有毻字。《江賦》注所引《字書》有𣮆字。皆謂落毛。與鬌義相近。
从髟。隋省聲。
段注鍇本隋作𡐦,皆通。此舉形聲包會意也。《內則・音義》曰丁果反。徐大果反。是古音在十七部。《匡謬正俗》引《呂氏・字林》、《玉篇》、《切韵》並直垂反。則轉入十六部矣。大徐引《唐韵》直追切。在脂韵。非也。宋《廣韵》直垂切。則同陸《法言・切韵》。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存髮不剪曰鬌。因其橢圓,故名。
髮墮也。剪髮為鬌,言椭圓形也。段非。⑴存髮不剪曰鬌,因其橢圓,故名。⑵鬌,髮墮也。此墮不知訓橢抑否?橢雖正字,古亦有作墮,段注引《内則》,非。⑶
篆体字形

藤花榭本正篆

段注正篆
字形演变

說文‧髟部

楷書
附检字
髮隋也。从髟,隋省。

